香港永居身份以 “高自由度、优质教育、低税负” 为核心吸引力,其获取需满足《入境条例》明确的资格条件,适配不同背景人群的路径已形成成熟体系。2025 年政策进一步优化审批标准,明确 “通常居住” 核查细则,以下为全面实操指南。
一、获取香港永居的核心资格门槛
根据香港入境事务处规定,非中国籍人士需满足两大核心条件方可申请永居:
-
居住要求:持合法签证(如学生、工作、投资类签证)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 7 年,单次离港不超过 180 天,且需能提供居住关联证明(如租房合同、水电账单等)。
-
身份基础:申请时需持有有效居留签证(如 IANG、专才签证等),且无犯罪记录,未违反香港逗留条件(如违规工作、逾期居留)。
中国籍人士额外包含两类特殊资格:一是在香港出生即可自动获得永居;二是父母一方为香港永居的内地出生子女,可通过家庭团聚路径申请。
二、2025 五大主流获取路径(适配人群 + 实操要点)
(一)留学进修路径:“学历 + 身份” 双丰收之选
适合 20-45 岁、希望提升学历同时规划身份的年轻群体,是成本与适配性平衡的优选方案。
-
申请香港 22 所认可高校全日制课程(如港大、香港都会大学),专科 + 10 年高管经验可申请部分硕士项目;
-
持学生签证在港学习(学习时间计入 7 年居住期),配偶及 18 岁以下子女可获受养人签证;
-
毕业后 6 个月内申请 IANG 签证,获 2 年无条件逗留期,找到匹配工作后续签;
-
累计居住满 7 年即可申请永居,STEM、金融科技等人才清单专业可缩短审批周期。
-
2025 新政红利: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等大湾区分校毕业生纳入 IANG 签证范围,中文授课专业新增 58 个,豁免语言成绩。
(二)优才计划路径:精英人才的 “无雇主担保通道”
面向高学历、名企背景的科技、金融领域精英,无强制工作要求,审批侧重综合能力。
-
通过 “12 项评核标准”(需满足至少 6 项),核心包括硕博学历、5 年以上专家级经验、年收入 100 万港币以上等;
-
获批后获 “3+3+2” 模式签证,无需立即赴港,但需每 3 年续签时证明与香港的实质联系(如业务合作、资产配置);
-
7 年内累计通常居住满 7 年,提供税单、强积金记录等材料即可申请永居。
-
适配人群:人工智能、ESG 等 60 项紧缺职业人才,有国际工作经验者优先获批。
(三)高才通计划路径:名校 / 高薪人士的 “快速通道”
针对顶尖人才的精准吸纳政策,审批最快仅 1 个月,2025 年严查雇佣真实性。
-
A 类:申请前 1 年收入达 250 万港币以上,无学历限制,无名额上限;
-
B 类:199 所全球百强名校学士(内地 23 所入选),近 5 年累计 3 年工作经验;
-
C 类:百强名校毕业但工作经验不足 3 年,年度配额 1 万个。
-
永居衔接:首签后需在港工作,续签采用 “3+3” 模式,累计居住满 7 年即可申请,换工作需及时向入境处报备,避免 “挂靠续签” 风险。
(四)专才计划路径:雇主担保的 “职场落地路径”
专为已获香港雇主聘用的技术型人才设计,核心是 “本地人不能胜任” 的岗位证明。
-
个人需本科学历 + 2 年相关工作经验,薪资达到市场水平(如金融岗位月薪≥2 万港币);
-
雇主需成立 1 年以上,北部都会区科创企业可豁免 300 万港币营业额要求;
-
持工作签证在港连续工作并居住满 7 年,续签需保持真实雇佣关系,换工作需重新申请。
-
适配人群:内地企业派驻香港人员、持有专业资格证书的技术人才(如工程师、医生)。
(五)资本投资者路径:高净值人群的 “资产配置方案”
2025 年重启的新资本投资计划,适合资产雄厚的企业家、家族办公室客户。
-
申请前 6 个月持续持有 3000 万港币净资产,投资组合包括 2700 万港币金融资产 + 300 万港币创科领域投资;
-
内地籍申请人需先取得第三国永居身份,通过全资香港公司持有投资可享税务优惠;
-
获批后先获 6 个月访客签证,完成投资后换 2 年期签证,每 2 年续签一次,7 年居住期满可申请永居。
三、永居申请全流程(2025 最新版)
(一)申请前准备(关键材料清单)
-
身份证明:有效护照、香港身份证、签证 / 签注复印件;
-
居住证明:7 年内的租房合同、水电煤账单、子女在港学籍证明;
-
经济证明:税单、强积金缴纳记录、银行流水(证明经济独立);
-
资格证明:根据路径提供毕业证、雇佣合同、投资证明等;
-
无犯罪记录:内地及香港警方出具的无犯罪证明(办理周期 1-2 周)。
(二)官方申请步骤
-
资格自评:确认满足 “连续通常居住满 7 年” 及对应路径的身份条件,非中国籍人士需证明 “以香港为永久居住地”;
-
递交申请:填写申请表(非中国籍用 ROP145 表),连同材料副本邮寄或投递至入境事务处居留权组(新界将军澳宝邑路 61 号),可网上提交申请;
-
审批与核实:材料齐全情况下 6 周内完成审批,期间可能要求补充证明(如外派内地工作的香港发薪记录);
-
领取证件:获批后需在港办理永久性居民身份证,11 岁以下儿童可先在护照上加注永居资格,年满 11 岁再领身份证。
四、2025 关键风险与避坑指南
(一)“通常居住” 认定的核心误区
-
错误认知:认为 “必须每年住满 183 天”,实际允许短期离境,单次不超过 180 天且有合理理由(如商务出差)即可;
-
关键证据:保留香港本地银行账户流水、信用卡账单、社区服务记录等,证明生活重心在港;
-
外派处理:被公司派驻内地时,需由香港公司发薪并报税,每 3 个月回港一次以维持居住关联。
(二)续签与永居的衔接风险
-
留学路径:IANG 签证续签需与雇佣合同挂钩,长期合同更易获批 3 年签证,换工作间隔不超过 3 个月;
-
创业人士:需提供真实业务合同、利得税报税表,空壳公司续签必拒,雇佣本地员工可提升通过率;
-
非中国籍:获永居后若连续 36 个月不在港,将丧失永居身份,但仍保留入境权。
(三)材料真实性核查
2025 年入境处采用社保、流水交叉验证,虚构工作经历、伪造居住证明者,5 年内禁申香港各类签证,已获批身份将被撤销。
五、永居身份的核心价值与决策建议
(一)不可替代的权益优势
-
通行自由:永居护照免签 174 个国家及地区,包括欧美主要发达国家;
-
教育福利:子女可参加香港 DSE 考试低分入读内地名校,或通过华侨生联考报考 985/211 高校;
-
税务优惠:个人所得税最高 15%,无全球征税,资产传承无遗产税。
(二)路径选择决策矩阵
人群类型
|
优先路径
|
核心考量因素
|
年轻职场人 / 应届毕业生
|
留学进修
|
学历提升与身份规划同步推进
|
名企高管 / 行业专家
|
优才计划
|
无雇主束缚,突出专业影响力
|
百强名校毕业生 / 高薪人士
|
高才通计划
|
审批速度快,适配精英背景
|
技术型职场人
|
专才计划
|
依托雇主担保,落地稳定性强
|
高净值投资者
|
资本投资计划
|
资产配置与身份获取相结合
|
建议委托熟悉 2025 新政的机构梳理材料,重点关注 “居住关联证明” 的连贯性,在续签阶段提前规划离港时间与工作安排。随着香港人才政策持续优化,尽早启动路径规划可抢占政策红利窗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