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移民内参 香港定居必读
香港专才跟高才有什么区别?适合哪类人群申请?
文章来源:乔鸿集团_香港优才计划_香港移民_专注香港身份办理!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0-13 16:56:55    阅读量:14

一、政策定位本质:“定向聘用” 与 “高端揽才” 的核心分野

香港专才计划(全称 “输入内地人才计划”)与高才计划(“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”)虽同属人才引进政策,但定位存在根本差异:
  • 专才计划:聚焦 “填补本地职位空缺”,核心是通过香港雇主的定向聘用,引进具备特定技能、知识或经验的人才,本质是 “岗位驱动型” 人才引进。
  • 高才计划:侧重 “吸纳全球高端人才”,无需提前获得聘用,以申请人自身资质(收入、学历、工作经验)为核心审核标准,属于 “人才驱动型” 政策。
两者共同基础条件一致:年满 18 周岁、无犯罪记录、符合香港入境一般规定,但在具体申请要求、流程及适配人群上差异显著。

二、七大核心维度对比:专才与高才的关键差异

1. 申请前提:“必须聘用” vs “无需雇主”

  • 专才计划:刚性要求 “已获得香港公司聘用”,且工作需与申请人学历或经验直接相关,属于 “先有工作,后拿身份” 模式。例外情况仅适用于两类申请人:一是职位属香港 13 项 “人才清单”(如金融科技、人工智能等),二是年薪达 200 万港元以上,此类可豁免 “本地招聘困难” 证明。
  • 高才计划:申请时无需绑定雇主,获批后可在港自由求职、转换工作,甚至创业,给予人才极大的职业选择灵活性。

2. 资格门槛:“经验匹配” vs “资质分级”

专才计划以 “岗位适配性” 为核心,高才计划则按申请人资质分为三类:
维度
专才计划
高才计划
收入要求
薪酬需与香港同行业市场水平一致
A 类:过去 1 年纯收入≥250 万港元(含薪资、期权等,不含投资收入)
学历要求
通常需学士学位,特殊技能可豁免
B/C 类:需毕业于全球前 100 大学(近 5 年四大排名认可)
工作经验
无强制年限,需与岗位匹配
B 类:近 5 年累计≥3 年工作经验;C 类:工作经验<3 年(设 1 万 / 年配额)
申请人范围
仅限内地居民
全球非香港居民(C 类排除港校本科非本地生)

3. 配额限制:“无上限” vs “部分受限”

  • 专才计划:不设年度配额,只要符合条件即可获批,是香港引进内地人才的主要渠道。
  • 高才计划:A 类、B 类无配额限制,C 类(低工作经验的顶尖大学毕业生)实行 “先到先得” 原则,每年配额 1 万个。

4. 逗留期限:“3+3+2”vs“2+3+3”

根据 2025 年最新政策,两类计划的逗留模式如下:
  • 专才计划:首次获批 3 年,续签可获 3 年,满足 “顶尖人才” 标准(如年薪≥200 万港元)可再续 2 年,即 “3+3+2” 模式。
  • 高才计划:一般人才首次获批 2 年,续签 3 年,再续 3 年(“2+3+3”);顶尖人才(年薪≥200 万港元)续签可直接获 6 年,即 “2+6” 模式。

5. 续签条件:“绑定雇主” vs “灵活就业”

  • 专才计划:续签需证明仍受雇于原雇主或新香港雇主,且工作内容与资质匹配,若失业需在短期内重新就业方可续签。
  • 高才计划:续签仅需证明已在港就业或建立业务,无特定雇主绑定要求,职业转换更自由。

6. 审核重点:“岗位必要性” vs “人才含金量”

  • 专才计划:入境处重点核查 “该职位为何无法由本地人才担任”,雇主需提供招聘记录等佐证(豁免情况除外)。
  • 高才计划:核心审核申请人自身资质,如收入真实性(需税单、雇主证明)、学历认证(大学排名核实)、工作经验连贯性。

7. 申请周期:“4-6 周” vs “2-4 周”

  • 专才计划:因需审核雇主资质及岗位必要性,流程相对复杂,平均审批周期 4-6 周。
  • 高才计划:无需雇主关联审核,流程更简化,通常 2-4 周即可出结果。

三、适配人群画像:两类计划的精准选择指南

1. 专才计划:适合这三类人群

  • 内地职场中坚:30-45 岁,具备 5 年以上行业经验(如工程技术、会计、教育等),已通过跳槽或内部调岗获得香港公司 offer,且岗位非本地人才易替代。
  • 紧缺行业从业者:从事 “人才清单” 内职业(如数据科学家、可再生能源专家),或年薪超 200 万港元的高管 / 专业人士,可豁免本地招聘证明,申请更高效。
  • 香港企业内部调派人员:内地分公司员工被调往香港总部任职,由雇主统一申请,岗位匹配度高,获批率稳定。

2. 高才计划:三类申请人优先适配

  • 高收入精英:跨国企业高管、成功创业者等,过去 1 年纯收入达 250 万港元以上,希望快速获得香港身份并自由规划职业路径。
  • 顶尖名校资深人才:毕业于 QS/THE 等排名前 100 大学(如清华、北大、牛津、麻省理工等),且拥有 3 年以上工作经验,计划赴港发展但尚未确定雇主。
  • 名校应届 / 初入职场者:近 5 年毕业于全球前 100 大学,工作经验不足 3 年,需抢占 C 类配额,适合希望赴港积累工作经验的年轻群体(港校本科非本地生除外)。

四、申请关键提醒:避坑与优化建议

  1. 高才 C 类配额预警:C 类配额每年 1 万个,建议在年初提交申请,避免年末配额耗尽导致驳回。需注意,香港本地大学本科毕业的非本地生无法申请 C 类。
  1. 专才岗位真实性核查:避免通过 “挂靠雇主” 申请,入境处会抽查申请人在职情况,虚假雇佣将导致身份吊销并列入黑名单。
  1. 高才收入证明规范:A 类申请人需提供完整税单(内地个税、境外税表)、雇主出具的收入证明(注明薪资构成),若为企业主需提供公司财务报表及股权证明。
  1. 续签材料提前准备:专才续签需提前 3 个月准备雇佣合同、薪资流水;高才续签需提供在职证明或公司注册文件,确保材料与申请时资质一致。
  1. 身份规划连贯性:若通过高才计划赴港后找到稳定工作,可在续签时转为专才模式,享受更长首次逗留期限;两类计划均满 7 年可申请永居,居住要求一致(通常每年住满 183 天)。

五、总结:按需选择,高效拿身份

专才计划是 “香港需要什么人才,就引进什么人才”,适合已有明确工作机会的务实型申请人;高才计划是 “谁是高端人才,就吸引谁来港”,适合自身资质突出、追求职业灵活度的精英群体。
申请人需结合自身 “是否已有香港 offer”“资质是否达标高才标准” 两大核心问题精准选择:有 offer 选专才,无 offer 但资质顶尖选高才。建议申请前通过入境处官网核实最新 “人才清单” 及高才认可大学名单,或委托专业机构梳理材料,确保符合政策要求。
上一篇:已经是第一篇了
下一篇:什么是香港专才计划?怎么申请?